價值觀雜談

--

有一次跟同事聊天,聊的話題是什麼我已記不清了(註一)。只記得那次同事的結論是:「你這個家庭沒有愛的」。

想想蠻同意他的說法。

不懂愛的父母

我認為我的父母不懂愛。對於沒有經歷自由戀愛,也不懂的後設認知的一代。他們不僅僅不懂伴侶間的愛,也不懂父母對子女的愛, 更別提對世界的愛了。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裡面他們在乎的只有最底下那一層,所以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從家庭感受到愛。

在我朦朧無知的時候,我曾因為害怕責罰而想以死亡逃避。姑且把這些算做價值觀還不成熟時的思緒。漸漸地思考的越多,對於世界的認知,我倒想從玩遊戲中借幾個比喻。(即使我小時候其實沒玩過太多遊戲)

不爽不要玩

如果你今天玩到一個糞Game-不好玩、太困難、沒有趣(當然也有人是越有挑戰越想玩的人,所以我這邊指的是你不喜歡這遊戲的情況),你會怎麼做?你會強迫自己玩嗎?

那我覺得人生不好玩的情況下,我到底為什麼要玩?

如果我一關接著一關過也就罷了,如果我還被虐的不要不要的呢?

生的人有選擇,被生的沒有

我聽說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《河童》中有著以下設定。

如果小河童說「不,我不想出生。」那麼母河童腫脹的肚子就會消了下去。

來到世界上是件被強迫的事情。不管有多少美好的部分,都無法改變這一個前提。

佛教為什麼談皆空?我認為就是因為它們認為:即使人生有再多的美好,痛苦也依然存在。如果痛苦是空的代價是美好也是空,那也不是不行。

生而為人,世界欠我良多;
我持本心,但留一絲足迹。

消極的積極

後來呢?倒是有一種既然還活著,那就試試看能做些什麼吧。學會一些不會的東西,可以幹嗎?不能幹嘛,就跟遊戲的成就系統一樣,多了那個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,但不以那個為目標的話,又沒有其他可以當標準的目標。

工作真的是為了獲得那些錢,讓自己足夠生存到八九十歲嗎?可是我覺得這是糞Game啊?我根本沒有想玩它到八九十歲。工作反而為了是自我實現、社會地位。

我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連結很薄弱。反倒是因為好奇心、成就感依然有著一些正向的追求。沒有扭曲的太過明顯的原因倒因為我把「成為善良的人」、「成為有用的人」、「成為被需要的人」一類的東西也設定到了成就裡了。

喔,同樣的我也把面對挫折的正確反應做了設定,所以倒也沒有太過偏執(?)小時候覺得一日三醒吾身不睡覺在幹嘛,後來懂這是一種後設認知(差別我不會用睡前做就是了)

以他人之眼為眼,以他人之心為心。
非人者欲為人而不得,為之狂。

無情的有情

那我懂愛了嗎?十幾年後我倒是把愛擺上了我的選擇天秤上,這樣算懂嗎?

註一:似乎是同事說他們家每年都會一起辦聖誕活動,但我不確定了。

--

--

Tony's Pensieve

一位開發者、學習者、分享者。 喜歡與人交流互動也喜歡學習,在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路上。 我願意學,也願意教